最具生命力的流行色
红色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颜色,甚至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,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,在中国国家体育场上“中国红”就一次又一次的惊艳世界。
最具生命力的流行色——文化
在中国历史上,红色在周代便是“流行色”,尤其在汉朝和明朝,红色被用于生活之中,从祭祀、婚嫁服饰到紫禁城的城墙,红色经过世代承启、沉淀逐渐嬗变为中国文化的底色,弥漫着的积极入世情结,也成为了中国的象征,漆器中也有一抹靓丽的“中国红”——剔红,剔红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和精华,其法常以木、金属为胎,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,少则八九十层,多达一二百层,至相当的厚度,待半干时描上画稿,然后再雕刻花纹。剔红是运用精湛的雕刻技艺赋予了漆器华丽的气质,工艺繁复,技艺要求高,制作周期长,少则数月,多则经年,剔红也是明清时期最为盛行的传统漆器装饰手法,属雕漆的一种,始于唐朝,流行于宋元,兴盛于明清,是古往今来最奢侈的一抹红。
元代时期剔红工艺已炉火纯青,纹饰题材相当广泛,通常以花卉和山水人物为主,明代以永乐与宣德的剔红漆器最珍贵,多数雕刻牡丹、菊花、山茶花、荔枝等主题,偶有双狮图、对弈图、放鹤图、鹿苑图等,晚明时期时兴剔龙纹或龙凤纹,特别是云龙。乾隆时期,秉承晚明剔红漆云龙之精粹与传统形象,以云龙为主题的剔红作品以乾隆朝最佳。
“万灵之长”——龙
馆藏剔红海水云龙纹四件柜
自古以来,上至权贵, 下及老百姓,皆视龙为神物和吉祥物。这种幻想出来像神话般的巨大动物,在众人心目中,奉为"万灵之长”,亦为“四灵”之首,尤其是赤龙,《宋书. 符瑞志》指为“河图者,地之符也,王者德至渊泉,则河出龙图”。由于赤红色更能彰显赤龙的形象,故明、清剔红漆器中一些御用精品乃以龙纹为主。
鲁作博物馆藏清中期剔红海水云龙纹四件柜
例如鲁作博物馆收藏之剔红海水云龙纹剔红四件柜,便为清代乾隆时期所制; 此柜采用剔红工艺制作,制式标准,形式如同大顶箱立柜,为清代乾隆皇帝御用漆器,五爪真龙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,威严正统, 器物虽小,却颇有震撼力,皇家气派十足。整器以海水龙纹为主要雕饰,兼以万字纹、云雷纹等吉祥图案,寓意江山永固,如意高升。
剔红海水云龙纹四件柜局部
柜以剔红工艺制作,沿用历来繁复方法与程序,在器面髹饰数十层漆,堆积成一定厚度, 始于红漆上雕刻龙纹;技巧难度甚高,刻出线条笔致秀丽而道劲,宛转虬曲,活灵活现;不但展示精美华丽一面,更把赤龙之尊贵威严显现,精湛的工艺,把清中期顶级工匠的精湛技艺发挥的淋漓尽致,顶箱两扇门海水龙纹,为侧面的五爪升龙,生动戏珠。柜膛两扇门各雕降龙一条。水波纹雕刻细若毫发,苍龙游海若隐若现,气势非凡。
海水云龙纹侧面锦地
所有边框里面皆铲地浮雕云雷纹,整齐有序,精致细腻。柜门下面设抽屉,抽屉脸为鲤鱼跃龙门,纹饰吉祥。面页、合页等金属饰件皆鎏金,制作精细考究。柜子包铜足。
漆器以木、铜、骨、角等材质为胎,髹以天然大漆,具有防水防蛀的优良特性。早在新石器时代,我国先民已经开始制造与使用漆器,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朱漆碗、良渚遗址出土的嵌玉漆杯、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都在诉说着中国先民使用漆的悠久历史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