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器物名称】黄花梨攒后背圈椅
【材质类别】黄花梨木
【制作年代】明代
圈椅是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椅子,也是世界公认的最美的家具。圈椅圈背连着扶手,从高到低一顺而下;座靠时可使人的臂膀都倚着圈形的扶手,十分舒适;造型为上圆下方,外圆内方,暗和中国传统文化。
这对黄花梨圈椅的独特之处是,其可装可卸的活屉座面。由柔软藤席编制而成的座椅需要定期更换,活屉座面满足了这一需求。“黄花梨皇后”伍嘉恩女士在著作中也有提及此套圈椅,在他所知的实例中,多是架子床上有活屉的结构,而座椅采用活屉非常稀少。不与前腿一木连做的鹅脖,倒退到连帮棍的位置,这一“去连帮棍,收鹅脖”的设计和由来已久的交椅一脉传承,把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位于入座者,便于入座者腿部自由活动。上下增加了一双脚牙以求结构稳定,这对圈椅虽然少了连帮棍的支撑,但这样的结构依然能把入座者起身时,握住鳝鱼头的支撑力分摊到位,这种功能人性化的设计是古代工匠们以人为本的体现。
据了解此款黄花梨圈椅一共有八只,属于同宗氏,一堂用。其中四只为安思远旧藏,在2015年拍卖时以968.5万美元成交,成为家具拍卖史上最贵的圈椅;另外四支由伍嘉恩女士收藏,其中两只早年由伍嘉恩女士经手通过英国嘉木堂售出,两只现在珍藏于嘉木堂。现在展出的这两把圈椅,正是几十年前英国嘉木堂售出的那两只。至此,经过几个世纪的颠沛流离,这八只圈椅终于以完整的收藏脉络展现在世人面前。